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2014年共有4674宗肺癌病例呈報,佔所有癌症的15.8%,當中男性佔3014宗,女性則有1660宗,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1.8比1,大部分患者是50歲以上的人士。
肺癌仍是不可忽視的頭號癌症殺手
近年大腸癌個案持續增加,超越肺癌成為本港的最常見癌症,但肺癌依然堅守頭號癌症殺手的位置,單在2014年便導致3866人死亡,男女患者比例約二比一,值得留意的是近年女性肺癌患者的增幅明顯高於男性,而且她們大多沒有吸煙習慣,容易因此而掉以輕心,錯失治療的黃金時間。
非吸煙女性肺癌個案續增加
與十年前比較,男性肺癌患者由2005年的2730宗升上至3014宗,升幅約為一成,女性肺癌個案雖較少,但十年間由1405宗升至1660宗,幅度達18%,增幅遠比同期男性個案明顯為多。
吸煙者與肺癌的關係密不可分,無論是一手煙或二手煙,對肺部也會造成同等禍害。一旦患上肺癌,復發率及死亡率均相當高,而本港男性吸煙比率較女性為高,也是男性較多患肺癌的原因之一。癌症基金會便指出,多達九成的肺癌也與吸煙有關,而大約每十個吸煙者中便有一人最終會患上肺癌,吸煙的年期愈長、吸煙量愈高,罹患肺癌的機會也愈大。
基因突變可引發肺部癌變
不過,即使從不吸煙,也有機會患上肺癌,特別是東方女性,近年臨床也較多女性患病,很多沒有吸煙習慣也患上肺癌,懷疑可能與煮食產生的室內空氣污染、室外空氣污染及基因突變有關。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肺癌都與吸煙有關,肺癌的出現亦可能是基因突變所致,常見的基因突變有KRAS、ALK、EGFR等等,而這類個案往往也較年輕,若能利用標靶藥物作針對性治療,可以帶來不俗的療效。
由於肺癌可以隨時來襲,無論吸煙或非吸煙者也應留意是否出現一些肺癌的症狀,包括持續咳嗽、氣促、痰中帶血、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等情況,若出現懷疑症狀便應盡早求醫跟進。
高危人士宜定期檢查減威脅
另一方面,定期接受體檢有助及早發現肺部的早期病變,特別是高危人士如有吸煙歷史或習慣的人士、有家族病史等等,年過五十五歲便可考慮以低劑量螺旋電腦掃描(LDCT)作為篩查工具。
現時有很多治療方法也可有效控制肺癌,由手術、化療到較新的標靶藥物甚至免疫治療,幫助病人對抗疾病的威脅,而愈早發現治癒的勝算也會較高。
此外,雖然不吸煙並不能完全免除肺癌的威脅,但遠離煙草及避免吸入二手煙始終是預防肺癌的單一最佳方法,就算己吸煙多年但只要肯立即戒煙,也能減低相關病患發生的風險。
肺癌的常見症狀:
- 持續性咳嗽
- 痰中帶血
- 胸肺反覆受到感染或經久難癒
- 聲音嘶啞
- 胸部不適,咳嗽或深呼吸時感到疼痛
- 食慾不振及體重下降
- 容易疲倦
資料由臨床腫瘤專科曾偉光醫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