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長期位列香港癌症頭一、二號殺手,因為早期肺癌不一定有病徵,即使病徵出現,亦不過是咳、聲沙等,容易受忽略,加上一般身體檢查不易診斷出來,所以往往直至病情變得嚴重,或出現嚴重且明顯病徵時,方被發現。
針對肺癌,以往的普查方法如X光、痰液檢測,或血液標記測試,都難以準確發現十分早期及可根治的肺癌。目前,低劑量螺旋CT掃描是唯一有效檢測早期肺癌的篩查方法。在高危人群中,可將肺癌死亡率降低20%。當然,與其他癌症篩查計劃一樣,及早發現癌病的好處應該與假陽性和陰性結果的風險進行仔細的平衡,需要與醫生商討,根據個人風險評估作出正確決定。
吸煙是引致肺癌的已知主要成因,吸煙量愈高,患肺癌的風險愈高。尤其煙齡30年或以上,每日吸食一包或以上的重度吸煙人士,應該特別留意自己的肺部健康,提高警覺,最好是及早跟醫生商量,定期檢查。
肺癌其他的風險因素還包括指觸化學物質如氡、石棉、工業致癌物等。不過,有部份個案既沒有吸煙習慣,也難以找出致病原因。幸好,隨着醫治癌症的方法屢見突破,針對不同期數的肺癌的治療方案推除出新,例如高精度放射治療技術、標靶治療和免疫治療等,都有助有効控制病情、提高病人存活率及改善生活質素。
資料由臨床腫瘤專科區兆基醫生提供